问题16:自恢复保险丝失效的原因有哪些?
1. 电气过应力
这是最常见的原因,主要指超过了PPTC的绝对最大额定值。
过大的故障电流:如果短路电流超过了PPTC能承受的最大电流(Imax),巨大的能量会在瞬间使PPTC内部产生高温,导致高分子材料碳化、降解或烧毁。这通常会造成短路失效,即PPTC变成一个永久性的低电阻导体,无法再起保护作用,非常危险。
过高的电压:当故障发生时,PPTC在跳闸后需要承受几乎全部的系统电压。如果这个电压超过了其最大工作电压(Vmax),可能会引起电弧或介质击穿,导致PPTC被击穿,同样会形成永久性短路。
2. 热过应力 / 环境温度不当
PPTC的动作原理基于热量,因此环境温度对其影响巨大。
过高的环境温度:如果设备工作在远高于PPTC额定工作温度的环境中,其保持电流(Ihold)会大幅下降。可能导致在正常工作时,电流虽然未超额定值,但叠加环境温度就足以使PPTC误动作甚至热失效。
不充分的冷却:PPTC跳闸后,需要依靠环境来散热才能复位。如果安装在密闭空间或散热不良,它会长时间处于高阻状态,持续的高温会加速材料老化,最终导致性能劣化或永久损坏。
3. 机械应力与物理损伤
机械冲击:剧烈的振动或物理撞击可能破坏PPTC内部精密的导电结构,导致其电气参数改变或直接损坏。
焊接工艺不当:
过高的焊接温度:在回流焊或波峰焊时,如果温度曲线设置不当,高温可能会对PPTC的高分子材料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
过长的焊接时间:同样会带来热损伤。
施加机械力:在安装时对引脚过度弯折,可能造成内部连接断裂。
4. 老化与性能劣化
即使在不跳闸的正常使用中,PPTC也会缓慢老化。
多次循环动作:每一次跳闸-复位循环都会对高分子材料造成一定的机械和热应力。经过数十次甚至上百次循环后,PPTC的初始电阻(Rmin)可能会逐渐升高,动作时间变慢,最终无法在要求的时间内切断故障电流。
长期处于高温环境:即使不动作,长期的高温环境也会导致高分子材料老化,特性漂移。
5. 不正确的选型
这是根源性的问题。如果设计时选型错误,PPTC几乎注定会失效。
Ihold 选择过大:无法在轻微过流时提供有效保护。
Ihold 选择过小:导致在正常启动电流或峰值电流下就误动作。
Vmax 选择不足:无法承受系统的最高电压。
Imax 选择不足:无法承受可能的短路电流冲击。
如何预防失效?
1、精确选型:确保 Ihold、Vmax、Imax 等关键参数留有足够的安全余量。仔细考虑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和可能的故障电流。
2、提供良好的散热环境:避免将PPTC安装在热源附近或密闭空间。
3、优化生产工艺:严格控制焊接温度和时长。
4、避免机械应力:在安装和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护。
5、理解其局限性:PPTC不是万能的,对于要求快速切断的严重故障,可能需要与一次性保险丝或其它保护器件配合使用。